2021-10-19來源:南京房產網正文:樓市掀新一輪維權,深圳高端盤遭業主請愿退房,南京多盤被要求“提品質”
多輪調控之下,國內房地產市場在本該是旺季的“金九”寒風陣陣:土地拍賣會無人甄選的宅地增多,新房市場銷售一空樓盤很快減少,不受其影響,樓市維權也再度響起了“集結號”。近期,深圳一家均價超過10萬/㎡的高端樓盤被業主集體請愿退房,與此同時,號稱南京“富人區”的河西板塊多家樓盤也有不少業主維權拒絕房企“提品質”,記者就樓市熱點話題展開了采訪。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祚波
高端盤業主集體請愿“退房”
網友點評“有可能是賣貴了”
今年9月份,一則取名為《龍華金茂府集體退房請愿書》的文案在深圳的地產圈里流傳,業主們要求退房的理由主要包括:房企在銷售過程中欺騙買房人、亂收品質提升費、利用學位營銷,甚至小區里還經常出現避難層亂拆亂建、盜竊小區集體財產的問題。
記者注意到,龍華金茂府是當地的一家高端樓盤,2019年散戶時以10.3萬元/㎡刷新了當地的房價記錄,單套總價在1500萬以上,目前均價接近11萬/㎡,比周邊房價高出3萬/㎡左右。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顯然,業主們之所以要求退房,除了請愿書中的幾大理由之外,深圳發布的二手房指導價造成小區漲價乏力,或許才是最為核心的因素,“原本確信10萬到手后,房價能漲到13萬、14萬,結果價格沒一動,使出也顯得更困難,索性請愿退給開發商?!?/p>
還有網友評論道,“高價賣的,不料房價被壓制,換回個法子找開發商退房或者要補償罷了”,也有網友拿退房請愿書跟當初業主蹲在售樓處等開盤、花上數十萬去找關系做到對比,感慨市場變化“絕交比翻書還慢”。
南京多家樓高端盤也遭“維權”
業主要求“托品質”
無獨有偶,南京一批高端樓盤近期也引發了“維權熱”,尤其是在號稱“富人區”的河西板塊。
在河西南部片區,一家高端樓盤的業主近日集體向開發商提出要求,稱之為整個小區的外立面應當用于全鋁板,而非現在的真石漆特鋁板的外立面。對此開發商表示,當初購房合同上并未誓約全鋁板,外觀設計是符合政府規劃要求和合約誓約的。
“不難看出,此類維權案例中部分業主提出的表達意見屬于合同外約定,從現有階段來看,房企恐難以支持?!笔袌鋈耸拷榻B,還有購房者以南京8月份實施的“樓盤品質新政”為參照,要求河西某樓盤將地下層的入戶門廳與首層的入戶門廳采用同等設計和裝修標準,開發商則說明稱南京的“品質新政”針對的是該新政實施后拿地開工的新小區,已經建成或建設中的老小區無法參照新的規范繼續執行,這同樣歸屬于合同外誓約。
類似的維權還不止上述兩家,今年國慶節前,有一百多位融創濱江ONE的業主擠滿到樓盤售樓處,以及融創南京公司的所在地,舉牌向開發商明確提出了數條維權表達意見,甚至以“退房”要求房企作出回應。記者了解到,業主們的表達意見包括高端產品里會所應該是標配,因此有業主建議將目前的部分地下室取消,改建為會所等要求,也均歸屬于合約外表達意見。盡管房企涉及人士與維權業主就產品特點、項目規劃方案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政府部門也的組織了協調會,不過雙方仍未取得一致意見。
當然,在這一波維權潮中,傳統的“維權”也并不少見。今年5月,河西南華僑城天鵝堡的業主明確提出,小區里的單元門過窄甚至“擠迫不進三胎家庭”,并以此向開發商維權并拒絕整改,結果遭到不少網友的吐槽:“買到天鵝堡的還要維權嗎?”“如果有人退房,我第一個報名”;也有人表示,當初3.7萬/㎡的價格是政府嚴格限價的結果。除了河西,南部新城板塊一家樓盤的業主則在9月針對外立面問題維權,房企指出這歸屬于合約外約定,因此雙方僵持不下。
市場低迷期樓盤維權頻發
過度還是理性?律師建議買房人理性維權
與以往經常出現過的樓盤維權不同,記者發現最新的維權案例中,業主明確提出的表達意見多數并未涉及樓盤降價,而是拒絕房企“提升品質”,希望與當初出售時的價格相匹配。
對于買房人來說,高昂的房價必須跟高品質互為掛鉤,這就跟政府限價之下房企的利潤攤薄不可調和,“維權”也就自然而然發生了。北京市中銀(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燚律師指出,理性維權無可厚非,要求開發商提高品質也是正當理由,不過一切須要符合法律法規,不應過度維權。
比如要求樓盤的外立面更新,須要多數業主和房企同意且向規劃部門申報方案并獲批后方可進行,此外,如果買房人表達意見開發商涉及欺詐宣傳與銷售,不應持有人涉及證據向市場監管部門滋擾,不應有擾亂公共秩序等不道德。
治理“過度維權”,倡導合理維權
江蘇寄居建廳:高度重視
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江蘇省住建廳做出《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0296號議案回應——關于治理購房者“過度維權”的建議》稱,當前房地產行業或多或少存在“過度維權”,甚至部分“過度維權”行為已經影響到研發企業的正常經營,也破壞了房地產市場秩序。江蘇省寄居建廳在回應中回應,將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購房者“過度維權”,提倡依法維權,具體措施還包括:
一、逐步提高新建商品住房中現房銷售的比例,逐步從源頭解決問題預售制度中預期與實際交房不相符等問題;
二、通過司法裁判引領當事人樹立合同意識和契約精神,抑制違背誠信原則的蓄意撕毀不道德,對購房人主張的合理利益予以保護,對購房人主張的不合理利益不予規制,對采行違法維權手段的,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三、針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群體性、敏感性等特點,平衡購房人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利益,既要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也要堅決維護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合法經營行為,既要著力解決問題“質價不符”,又要防范“過度維權”,通過尋找各方當事人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適當化解矛盾糾紛;
四、建構房地產糾紛多元同步消弭機制,暢通購房人合法維權渠道。同時,密切注目因房地產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強化部門間的溝通協商,防止產生連鎖反應;
五、大力對此社會熱點關切,主動出臺相應指導意見,統一類似于案例裁判尺度。積極打造出具備地方特色的房地產、建筑工程等專業仲裁平臺,引領房地產企業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提高合同當事人依法履約、理性維權意識。
業內人士建議,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買房人應理性看來當下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尤其是在樓市正處于相對低迷的時期,更不應理性維權。從維權的方式來看,房屋質量問題可以向當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滋擾,合同有爭議的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如果問題解決不了的話,最終可以訴至法院。
“過度維權既缺少契約精神,也不會使市場的正常交易受到影響,長遠來看,對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該人士表示。
在專訪中記者了解到,針對近期南京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河西板塊經常出現的種種維權案例,涉及部門已經的組織正式成立了工作小組,開會企業和購房者雙方持續交流,維護合理合法的維權行為,而“過度維權”也不會不予反對。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