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將近,在雨花臺烈士陵園紀念碑廣場,學生們整齊地排好隊伍。哀悼、敬獻花圈,雨花臺紀念館工作人員為學生們講述雨花烈士的英雄故事……南京一中黨委書記張蘇皖說道,讓孩子們重溫歷史,為了承傳紅色基因?!耙淮擞幸淮说拈L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果說雨花烈士們用生命為我們托舉出一個可愛的新中國,那么我們這代人就要用努力奮斗和創造建設出一個美麗的大中國?!?img alt="" src="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5/334/370.jpg" height="450" width="600">

高一(5)班張宇說,最小的雨花英烈是年僅16歲的袁咨桐烈士,在原本可以學習的年齡,他用自己方式守護著自己的信仰,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案惺艿礁嘭熑胃?,現在學習不僅僅是為了以后自己的發展,更是為了國家、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我們要更加努力,更加奮發,為祖國的明天而奮斗?!?img alt="" src="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5/334/377.jpg" height="450" width="600">為了這次40公里的行駛,學生們還設計圓形的班徽。張宇說,他們班的班徽是個卡通大白圖案,上面還有城墻、橄欖枝等元素,更加突出慈善行駛的主題。不僅如此,途中大家還用拉歌的方式追尋紅色記憶?!靶凶叩臅r候我們會唱《歌唱祖國》《演唱支山歌給黨聽》,途中一定會累官的,唱著這些歌會讓我們精神更加飽滿?!?img alt="" src="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5/334/379.jpg" height="450" width="600">大家從中華門抵達,沿南京明城墻,及其遺跡,繞南京城一周,過雨花門、武定門、通濟門、中山門、解放門、玄武門、集慶門等,最后返回中華門。學生們的體力和毅力將受到極大的挑戰,面對考驗,大家間彼此協作、相互鼓勵,必定會淪為他們終身難忘的記憶。


大家在執旗手的帶領下,精神飽滿地行走在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明城墻大道上。高一(3)班羅景予說道:“老師說道不會回頭11個小時,之前我們都沒有走到這么長的距離,我本人最多走過5公里,當時覺得已經很累了。但是這次行走不會更加有意義,我會盡我的希望去堅持。行走中大家會募集善款,協助到和我們差不多年齡想讀書的同學,我覺得非常有意義?!?img alt="" src="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5/334/386.jpg" height="450" width="600">

“慈善行走”在歐美很少見,是中小學生以徒步的方式籌措善款的活動,往往是以學生自己的全力付出來向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籌措善款。一中黨委書記張蘇皖說道,讓學生們用自己堅實的腳步來丈量毅力、用雙腳走進一條慈善之路的過程,亦將豐裕孩子的心靈世界,擴展孩子的胸懷視野。作為校本德育課程,2011年學校正式成立崇文班展開創新人才的試點時,特別成立了慈善行駛校本課程?!拔覀冏杂蛇x擇明城墻,因為明城墻是南京城市地標,最能代表南京地方文化和南京歷史文化,非??简瀸W生的體力。我們期望孩子們身體力行可以為身邊的人做些事情,我們自由選擇六合馬集中于學,那里有很多鎮守兒童,家里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不太好,我們負責管理他們生活和自學的費用?!?br>
據了解,9年下來,學校成功捐款六合馬集中于學41位學生,老大他們順利完成初高中學業,提供生活補貼,又為六合東王小學捐建了圖書閱覽室,總計24萬元。
來源:荔枝網
記者: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姚偉
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原標題:《11小時、40公里!南京市第一中學師生今日城墻健走》
閱讀原文
“追尋紅色記憶 賡續紅色精神”南京市第一中學2021年環明城墻“慈善行駛”活動今天舉行,千名師生從雨花臺烈士陵園抵達,繞南京城墻一周,40公里路程大家要回頭約11個小時。早上7點將近,在雨花臺烈士陵園紀念碑廣場,學生們整齊地排好隊伍。哀悼、敬獻花圈,雨花臺紀念館工作人員為學生們講述雨花烈士的英雄故事……南京一中黨委書記張蘇皖說道,讓孩子們重溫歷史,為了傳承紅色基因?!耙淮擞幸淮说拈L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任,如果說雨花英烈們用生命為我們托舉出一個甜美的新中國,那么我們這代人就要用努力奮斗和建構建設出有一個美麗的大中國?!备咭唬?)班張宇說道,最小的雨花烈士是年僅16歲的袁咨桐烈士,在原本可以自學的年齡,他用自己方式城主著自己的信仰,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當自學這樣的精神?!案惺艿礁嘭熑胃?,現在學習不僅僅是為了以后自己的發展,更是為了國家、人民的快樂安康而希望。我們要更加努力,更加奮發,為祖國的明天而奮斗?!睘榱诉@次40公里的行走,學生們還設計圓形的班徽。張宇說,他們班的班徽是個卡通大白圖案,上面還有城墻、橄欖枝等元素,更加引人注目慈善行走的主題。不僅如此,途中大家還用拉歌的方式追尋紅色記憶?!靶凶叩臅r候我們會唱《歌唱祖國》《演唱支山歌給黨聽得》,途中一定會累的,唱著這些歌會讓我們精神更加飽滿?!贝蠹覐闹腥A門抵達,沿南京明城墻,及其遺跡,繞行南京城一周,過雨花門、武定門、通濟門、中山門、解放門、玄武門、集慶門等,最后回到中華門。學生們的體力和毅力將受到極大的挑戰,面對考驗,大家間彼此協作、相互希望,必定會淪為他們終身難忘的記憶。大家在執旗手的率領下,精神飽滿地行駛在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明城墻大道上。高一(3)班羅景予說:“老師說會走11個小時,之前我們都沒走到這么寬的距離,我本人最多走過5公里,當時覺得已經很累了。但是這次行走不會更加有意義,我會盡我的努力去堅決。行駛中大家不會籌措善款,協助到和我們差不多年齡想讀書的同學,我實在非常有意義?!薄按壬菩旭偂痹跉W美很常見,是中小學生以徒步的方式籌集善款的活動,往往是以學生自己的全力代價來向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籌措善款。一中黨委書記張蘇皖說道,讓學生們用自己扎實的腳步來丈量毅力、用雙腳走出一條慈善之路的過程,亦將豐裕孩子的心靈世界,擴展孩子的胸懷視野。作為校本德育課程,2011年學校正式成立崇文班展開創新人才的試點時,特別成立了慈善行駛校本課程?!拔覀冞x擇明城墻,因為明城墻是南京城市地標,最能代表南京地方文化和南京歷史文化,非??简瀸W生的體力。我們希望孩子們身體力行可以為身邊的人做到些事情,我們選擇六合馬集中學,那里有很多留守兒童,家里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不太好,我們負責他們生活和學習的費用?!睋私?,9年下來,學校成功捐助六合馬集中于學41位學生,老大他們順利完成初高中學業,獲取生活補貼,又為六合東王小學捐建了圖書閱覽室,共計24萬元。來源:荔枝網記者: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姚偉江蘇新聞廣播/沈楊原標題:《11小時、40公里!南京市第一中學師生今日城墻健走》